走路撞到人、撞到门……过去的半年时间,55岁的张先生(化名)频繁出现“磕磕绊绊”。他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窄,还伴有头晕、呕吐症状,他以为自己患上了什么怪病,殊不知,罪魁祸首竟是颅内巨大肿瘤。近日,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(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)开元院区神经外科团队迎难而上,成功为张先生摘除颅内巨大肿瘤,帮助他重获健康。

半年前,张先生发现自己的视力开始下降,视野越来越窄,以前还能用余光看到两侧的东西,后来只能模糊地看到前方很窄的一片。想到自己稍微有些近视,张先生便没有太在意。之后,他的视野越来越窄,视力下降加重,这才来到医院检查。眼科医生发现张先生视野缺损,视乳头水肿。进一步的磁共振检查提示,张先生的颅内存在占位性病变,医生告诉他,需要尽快做手术,但手术风险较大,建议他到上级医院就诊。

没想到一向身体健康的自己,脑中居然有一个将近7公分的肿瘤,这让张先生猝不及防。在家人的陪同下,他来到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寻求进一步的治疗。

“由于肿瘤巨大,血供丰富,且紧邻脑干,术中很有可能面临大出血的风险,稍有不.慎,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但是若不做手术,肿瘤不切除,患者的症状就会逐渐加重,所以手术迫在眉睫。”为此,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陈宇航多次与张先生及家属沟通病情,详细告知术中可能遇到的风险,并耐心安抚其焦虑的心情。

神经外科主任郭孝龙、副主任张鸿日组织全科进行了细致的术前讨论,包括手术的步骤、风险、术中出现大出血等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等。术前,陈宇航通过S8光磁神经导航系统对肿瘤进行了精准定位,预先规划了理想的手术路径,并联系输血科备了4个单位的红细胞,力争做到万无一失。

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,正面迎战颅脑深部巨大肿瘤的“战斗”打响了。神经外科团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,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扎实的技术,绕开血管、神经和脑组织,小心翼翼地将肿瘤进行分离、切除。术中,通过电生理检测完好保护了脑干及神经。历时11个小时,肿瘤被完整切除。术后,张先生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,与刚入院时判若两人。

既要胆大,又要心细。这次手术时间长、难度大,对医生的手术技术、耐力、毅力都是很大的挑战。整个手术过程不仅要求医生有高超的技术、完备的治疗方案,更需要医生拥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和绝对的耐心。近年来,开元院区神经外科团队不断提升临床服务水平,勇于挑战医学难题,全力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。

(谢雅敏 梁靓)